分析报告

Analysis report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别环境 > 分析报告

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

2025-02-14 10:24:59 国际商报
摘要:回望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促进消费持续回暖、国内需求不断扩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回望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促进消费持续回暖、国内需求不断扩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商务部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从中央到地方,企业社区联动,线上线下协同,统筹推动以旧换新补贴优惠加速落地,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1.3万亿元。其中,汽车以旧换新超680万辆,家电以旧换新超5600万台,家装厨卫“焕新”约6000万件。

新年伊始,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的相关政策迅速落地——1月15日,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发布《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1月20日,28个省区市及时启动补贴政策,其他地区也相继落地实施。

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及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数据平台显示,1月20日0时—2月8日24时,2009.2万名消费者申请了2541.4万件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记者注意到,今年多地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围绕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作出部署。

北京提出,“焕新”商品消费,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数码产品等绿色、信息消费。河北提出,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促进汽车、家电、住房等大宗消费。河南提出,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更新汽车50万辆、家电800万台,实施设备更新项目3000个,工业设备投资增长10%。江苏提出,进一步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覆盖范围,更大规模撬动汽车、家电家居、智能终端等消费品更新换代。广东提出,持续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继续将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手环等纳入支持范围,稳定和扩大汽车、家电、家居等消费。

与此同时,在补贴流程方面,多地强调要进一步优化相关举措。山东提出,优化换新消费补贴流程,完善配套服务,做大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数码产品、家装家居等消费规模。浙江提出,持续推进汽车、手机、家电家居、电动自行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和医疗设备、电梯等设备更新,优化政策设计、补贴程序、兑付方式,扩大政策受益面。内蒙古提出,简化补贴申领程序,全面激发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数码产品等领域消费意愿和需求。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推进,商品消费需求潜力逐步释放,尤其是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家电、家具等消费持续发力,手机等数码产品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带动生产企业信心增强,各类经营主体的活动更趋活跃。

“需要关注的是,当前在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刘向东分析,如消费品生产制造、流通回收等各环节存在发展不协调不充分的问题,包括汽车、家电等消费品的回收拆解链条较长,废弃物有效分离和再利用难度较大等。此外,大规模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透支未来的消费潜力。“基于此,在后续消费品以旧换新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引导优化新产品的产能布局,避免过度扩产;要加大对旧消费品的回收利用力度,构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体系;要站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高度,引导各地在实施以旧换新政策时协调发力;要把握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时效度,减少对未来消费的冲击,持续促进消费平稳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市场流通与消费研究室主任依绍华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建议,在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方面,各地可从多方面着力:一是全方位完善废旧家电回收行业规章、标准等,加快回收网点建设,扩大回收网络覆盖面。二是选取区域试点建设废旧家电中转站,同时鼓励家电生产企业构建“回收—拆解—再生—再制造”循环利用闭环体系。三是鼓励有条件的社区设置废旧家电临时存放场所,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在规划、建设、运营等方面实现“两网融合”。四是引导二手车回收行业规范化发展,建立健全二手车信息平台。五是提升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率,建立统一的回收平台,鼓励生产企业自主回收,提高循环利用率。六是因地制宜完善城乡回收网络,发展“互联网+回收”“物联网+回收”等新模式。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010-67801068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