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报告

Analysis report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别环境 > 分析报告

推动产业旺 助力乡村兴

2025-03-14 10:10:25 国际商报
摘要: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乡村全面振兴事关民生福祉,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在接受采访时就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分享了自己的感想。他们对乡村振兴的前景充满信心,并就如何做强乡村富民产业、建设更加美丽富饶的乡村积极建言献策。

发展特色产业拓宽致富道路

“根据消费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我们杂交出多种不同品类的君子兰,在受到消费者广泛好评的同时,也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盘锦市馨毓农业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素云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自豪地表示。

作为一名种植君子兰20多年的专业户,孙素云在2013年成立了盘山县馨毓君子兰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们共同走上致富路。如今,合作社的苗圃面积已达1.8万平方米,并与锦州、鞍山、葫芦岛、长春等地结成跨市联合社,花窖面积达6万平方米,社员500多人,年人均收入也从最初的1万元增长到如今的6万元。

“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林下经济,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延链增效、联农带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几句话,孙素云已倒背如流。她倍感振奋地告诉记者:“我们农民大展拳脚的机会来了!”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和合作社的带头人,未来的日子里,我要继续做强特色产业,带动更多家乡百姓富起来,为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更多贡献!”孙素云坚定地表示。

在全国各地,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的案例比比皆是。在海南,榴莲正成为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农民的“致富果”。据了解,目前海南省榴莲种植面积超过4万亩,其中保亭县占近2万亩。2024年保亭4000亩榴莲进入丰产期,亩产值达6万~10万元,经济效益远超传统农业。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副县长吕妍围绕支持国产榴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她表示,海南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历经60余年探索,已具备发展国产榴莲产业的独特优势,这一产业有望成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黄金产业”,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榴莲进口量创下156亿吨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4%。进口额达69.9亿美元,同比增长4.1%,也创下历史新高。“如此庞大的市场,国产榴莲必须抓住机遇。”吕妍建议,加强科技支撑,打造国产榴莲地理标志品牌,形成产业集群,让榴莲产业在富民强农中发挥更大作用。

强化品牌建设完善物流体系

为推动产业发展更好服务乡村振兴,不少代表委员也在品牌建设、物流体系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农产品品牌化建设仍面临不少挑战,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新村党委书记耿遵珠对国际商报记者说。

立足农村品牌化建设,耿遵珠提出多条建议:首先,应提升农民与农业企业的品牌认知,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借助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和高校等多方力量,增强农民和农业企业的品牌意识;其次,应完善品牌标准体系,扶持中小型农企明确品牌定位、市场推广、战略规划等核心要素,鼓励企业从代工转向自主品牌运营;出台更多扶持政策,特别是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农民和企业解决品牌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激励农民和农业企业积极参与品牌建设。

“当然,也要打通物流与数字化‘双通道’,激活品牌推广动能。”耿遵珠表示,应加大对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冷链物流体系,降低农产品的运输成本。同时,要加强农产品品牌的数字化建设,加大农村电商扶持力度,拓宽销售渠道。

“物流、仓储、冷链等设施不足导致农产品流通成本高、损耗大,农村电商虽发展迅速,但‘最后一公里’配送依然存在相关制约因素。”全国政协委员、来伊份总裁郁瑞芬向国际商报记者表示。

对此,郁瑞芬提出三条建议。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物流网络,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支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电商与物流协同发展,深化“快递进村”工程,实现乡镇网点全覆盖。

二是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构建城乡供应链协同平台,实现供需信息高效对接,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农业产业化、物流、电商企业参与城乡供应链一体化建设。推广数字化技术应用,提升供应链透明度和效率,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通过订单农业、定制化生产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财政支持,重点支持农村物流枢纽建设、冷链技术升级及数字化改造。完善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加强乡村供应链相关人才培养,鼓励更多人才入乡创业。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010-67801068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