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报告

Analysis report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别环境 > 分析报告

美关税政策:收益或若昙花一现

2025-08-20 10:07:15 国际商报
摘要:据央视新闻消息,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由于美国联邦政府继续以创纪录的速度积累债务,截至8月12日下午,美国国债总额已达到37004817625842美元。这是美国国债总额首次超过37万亿美元,也折射出美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严峻债务压力。

据央视新闻消息,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由于美国联邦政府继续以创纪录的速度积累债务,截至8月12日下午,美国国债总额已达到37004817625842美元。这是美国国债总额首次超过37万亿美元,也折射出美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严峻债务压力。

而在此背景下,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的新一轮关税政策,正呈现出“短期增收、长期拖累”的矛盾态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关税或为美国联邦政府带来了部分新增的财政收入,但这部分收入与关税引发的经济成本上升、债务扩张风险相比,犹如杯水车薪。

短期增收但局限性凸显

刘英表示,从短期来看,关税确实为联邦政府带来了一定财政增量,但这种增收存在明显局限性——一方面,关税加征会导致贸易额减少,“原本计划出口美国的商品可能转向其他市场,美国进口量会随之下降,实际关税收入难达预期”;另一方面,对比美国历史上的关税政策,这种行政令下的关税可持续性也存疑,“美国最‘长寿’的丁利关税法案也仅执行12年,而当前行政令关税的效力、可持续性问题与法案不可同日而语”。

更值得警惕的是,关税政策的潜在风险可从历史经验中找到参照。刘英在分析中提及上世纪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时指出,彼时在其影响下,美国经济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导致英、法、德等国对美贸易锐减,全球贸易大幅萎缩,还引发了美国股市崩盘、5000多家银行倒闭的严重后果。“尽管不能将大萧条完全归咎于该法案,但多个国家的反制关税确实加剧了危机。”如今特朗普政府的新关税虽形式不同,但本质仍是贸易保护,其引发的国际反制风险与经济连锁反应,要警惕可能重蹈历史覆辙,而短期的关税增收,根本无法抵消这种长期风险带来的损失。

货币政策被拖入困局

在刘英看来,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远不止贸易额下降,从美国国内经济来看,高关税直接推高了生产与消费成本。刘英强调,为了控制通胀,美联储不得不维持高利率水平——目前美国基准利率仍处于4.25%至4.5%区间,高利率又进一步抑制了消费与投资,抑制经济增长。

这种经济困局还直接加剧了联邦债务的扩张。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关税增收抵消双赤字(贸易赤字、财政赤字)与军费开支,但刘英算了一笔账:2024年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利息支出已占财政收入的18.7%,今年升至20%,远超10%的国际风险警戒线,即便关税能带来几千亿美元的收入,对比美国国债规模,“连债务利息都无法覆盖,更谈不上动摇债务大盘了”。

刘英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分析也印证了关税的连锁影响:“美联储去年的点阵图显示原计划今年降息四次,但至今一次未降,核心原因就是担心关税推高通胀。”目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9月将降息,但关税通胀传导的滞后性让美联储货币政策后续走向充满不确定性。刘英认为,若明年美国通胀突破3%甚至达到4%至5%,美联储不只是降息放缓的问题,是否重启加息都要考虑,这将进一步压制经济增长。而当前美国劳动数据显示失业率飙升,更让货币政策陷入“控通胀”与“稳增长”的两难。

在超37万亿美元国债的压力下,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短期增收或如昙花一现,而长期的债务风险累积与货币政策两难,正让美国经济陷入更深的旋涡。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010-67801068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