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报告

Analysis report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别环境 > 分析报告

透视欧盟的“痛快让步”

2025-09-03 10:14:30 国际商报
摘要:欧盟在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压力下作出妥协,背后既有经济层面的现实考量,也有地缘政治和安全方面的依赖,还包括欧盟内部难以协调统一的困境。

欧盟在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压力下作出妥协,背后既有经济层面的现实考量,也有地缘政治和安全方面的依赖,还包括欧盟内部难以协调统一的困境。

据业内人士分析,欧盟对美国市场依赖度较高,2024年向美国出口高达5316亿欧元,占其出口总额超10%,顺差高达1982亿欧元。欧盟企业在美国的投资存量2024年年底已达3.64万亿美元,亦成为美方制衡欧盟的重要手段。

另有分析指出,欧盟27个成员国利益诉求不同,如德国担忧汽车业受损,法国试图保护农业,难以形成强硬、统一的应对策略,因而容易被“逐个击破”。

除了上述核心原因,“两害相权取其轻”也是重要考量。据报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认为这份协议“并不完美”,但企业由此获得的“稳定性”和“确定性”最为重要。

尽管内部存在一定分歧,欧盟各国政府也普遍接受这份“次优”选择。因为,若不达成协议,所有欧盟出口至美国的商品都将面临30%的高额关税。以汽车产业为例,根据欧美贸易协定框架,美国对欧盟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的关税将从27.5%降至15%,这一调整将从8月1日开始追溯生效,预计仅一个月就能为汽车制造商节省超过5亿欧元的关税支出。

避免更大损失的“止损”逻辑之外,美国在其他领域的施压亦是推动因素。在谈判期间,特朗普政府拟对征收数字服务税的国家加征关税,并剑指欧盟的《数字服务法》,指出若欧盟使用该法监管美国科技巨头,美国将切断芯片出口并加征新关税。

然而,欧盟的妥协之举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第一,协议条款具有模糊性,如钢铁和铝的配额制度、关键行业豁免权界定不清等留下了摩擦隐患。第二,分析指出,即使签下协议,特朗普政府随时可以将一些商品排除在15%的“对等关税”之外。第三,巨大的经济代价不容忽视。据布鲁盖尔智库测算,协议预计将拉低欧盟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德国三大车企年损失可能超过380亿欧元。此外,对美7500亿美元的采购承诺及6000亿美元的投资方案,巨大的资金流出将严重拖累欧盟经济的当下与未来。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010-67801068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