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

Business environment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别环境 > 营商环境

“六维协同”推动京津冀口岸营商环境优化

2023-09-07 13:20:20 中国贸易报
摘要:在9月4日举办的2023京津冀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协同发展论坛上,3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总部代表从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的手中接过牌匾。

在9月4日举办的2023京津冀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协同发展论坛上,3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总部代表从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的手中接过牌匾。截至目前,北京市已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30家、外资研发总部22家。

成绩的背后,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下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营造出的良好营商环境。近年来,京津冀三地以“六维协同”为抓手,推动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也为吸引高质量贸易和投资创造了条件。

一是机制协同。为共同做好世界银行跨境贸易评价工作,2018年以来,京津两市建立以主管市长为组长的联合领导小组,组建联合工作专班,每年召开各种调度会50余次,统筹推进京津跨境贸易改革。京冀围绕大兴国际机场建设签署《京冀口岸合作框架协议》,与京唐港建立口岸数据合作。三地口岸管理部门签署《京津冀深化口岸合作框架协议》,天津港集团、河北港口集团签署《津冀世界一流港口联盟合作协议》。2023年7月,三地商务、口岸管理、海关、港口运营主体联合召开“京津冀口岸营商环境协同发展工作会”,推进落实《京津冀跨境贸易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框架协议》《京津冀口岸合作框架协议》,研究破解制约口岸营商环境发展的障碍。

二是政策协同。围绕世界银行跨境贸易评价,京津联合发布8个公告,推出148项改革创新举措,世行跨境贸易评价的进出口合规时间、合规成本大幅降低,2021年比2017年进出口合规时间压缩187个小时,减少73%,进出口合规成本降低755美元,下降54.4%,中国跨境贸易评价排名由2017年第97位提升到2019年第56位。2022年北京口岸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比2017年压缩76.17%、92.76%。今年1-7月,北京地区实现进出口值2.07万亿元,同比增长3.8%,高出全国平均增速3.4个百分点,实现进口、出口双增长,规模创历史新高。

三是监管协同。北京海关、天津海关、石家庄海关联合开展 “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业务改革,优化集装箱监管方式。三地携手做好冬奥服务保障工作,共监管涉奥航班1048架次,人员4.36万人次;验放冬奥物资1339票,价值35.27亿元。建立京津冀海关保通保畅协调工作机制,确定257家“三关互认”重点企业,保障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三地还签署了《京津冀自贸试验区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京津冀自贸区智库联盟,推动深化改革、协同开放、政策互动。建成全国唯一跨省级行政区域的大兴综保区,实施“一个系统、一次理货、一次查验、一次提离”的区港一体化监管新模式。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跨境贸易便利化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评估验收,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径和模式。天津临港综保区重点打造海洋经济、氢能等标志性产业链,为做大做强海工装备、粮油加工等优势产业提供有力支撑。河北雄安综保区发挥京津科技资源优势,发展高端高新产业。

四是平台协同。目前,京津冀“单一窗口”已实现用户体系互认,三地企业可使用标准版账号登录京津冀任一“单一窗口”。企业登录三地任一“单一窗口”后,可通过“京津冀协同服务专区”栏目使用京津冀“单一窗口”特色功能,包括北京空运国际物流应用、天津海运国际物流应用和河北铁运国际物流业务。

五是服务协同。开展服务模式创新,天津港完善内陆服务网络,已在京津冀地区设立40余个直营店和加盟店,在北京CBD设立“京津协同港口服务中心”,畅通天津港雄安绿色通道,做强天津港雄安新区服务中心。河北港口集团在京津冀地区设立14个内陆港,在北京平谷马坊成立“唐山港平谷内陆港”,在北京首发物流枢纽成立“曹妃甸港北京首发内陆港”。巩固提升“轨道上的京津冀”,多式联运取得新进展,先后开通天津港—北京平谷马坊海铁联运专线和中欧班列、天津新港—北京大红门海铁多式联运班列,开通京唐港—东南亚、黄骅港—日本、黄骅港—俄罗斯远东航线。推动服务标准规范统一,首都机场集团发布8个类别60余项货运区服务质量标准,对作业环节进行全面规范。首都机场、大兴机场形成“双枢纽”空港格局,滨海机场、正定机场优势互补,“三地四场”协调发展。

六是信息协同,京津冀就推广“直提直装”举办百余场线上线下政策解读会、培训交流会,推动集装箱业务加快发展。加强三地交流互动,北京、天津商务部门分别带队赴曹妃甸、大兴机场,就区域口岸协同发展开展调研交流。河北省发改委带队赴京津商务部门,就口岸合作、跨境贸易便利化开展研讨交流。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010-67801068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