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福建、广东、山东等地召开的“新春第一会”纷纷推出本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升级版”举措,树立紧抓营商环境建设的鲜明工作导向,为新一年发展鼓足劲儿,进一步提振经营主体信心,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各地出“大招”优化营商环境
近日,多省召开会议,明确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上海市召开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正式发布优化营商环境7.0版行动方案;广东省表示将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各类经营主体、各类人才发展创造更优越的条件;福建省召开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座谈会,提出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把福建打造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福地,同时聚焦民营企业关切,在市场准入、政务服务、权益保护、激励创新、要素获取等方面推动落实一批标志性举措,促进民营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在市级层面,多地也相继推出优化营商环境的新举措:江苏扬州市召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大会,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措施》,从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优化民间资本投资环境、助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等七大方面制定了26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山东德州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拟定了42个新一年“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东莞市则宣布《东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自3月1日起施行。
“综观各地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推出的政策,与往年相比侧重有所不同。”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国际商报记者分析表示,以往可能更多强调政策扶持和减税降费,而今年则更注重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率以及加强法治保障。这样的转变,意味着各地更深刻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不仅仅是一时的举措,更需要持续全面推进。
对于上述改变,朱克力认为意义十分重大。一方面,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活力和创造力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优化营商环境有助于激发民营企业的投资热情和创新活力,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扩大。另一方面,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也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吸引力。
多点发力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各地积极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不断为民营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全国工商联面向14万家民营企业开展的调查显示,2023年度全国营商环境评价得分相比上年度小幅上升,超九成样本企业认为中国营商环境有所改善。
云丝路国际控股集团董事长孙建伟表示:“从2023年开始,我们能明显感受到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和服务水平有明显加大和提高。”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和竞争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则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对于各地接下来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应如何进一步发力,朱克力说:“首先,法治化是关键。必须坚决打破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和市场壁垒,确保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竞争等方面享受平等待遇。”
其次,国际化是重要发力方向。随着民营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各地需进一步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帮助民营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最后,便利化也是工作的重点内容。应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优化政务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让民营企业在更加宽松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人才政策等配套措施,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