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政府近日发布海上可再生能源研究与示范许可新指南,为该行业发展注入关键动力,同时澳大利亚生产力委员会中期报告揭示了该国减排战略存在的不足,一推一鉴间,勾勒出澳大利亚能源转型的当前图景。澳大利亚政府此次推出的新指南,聚焦促进研究和示范许可获取,是支持海上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多维度为行业发展铺路。
从受益群体来看,新指南覆盖面广泛,能协助开发商、研究人员、科学家及其他感兴趣的个人,在指定近海区域顺利获取研究和示范许可,打破了以往不同主体在许可申请中的信息壁垒与流程障碍,让更多力量可参与到海上可再生能源的探索中。
在发展目标上,该指南推动的计划致力于将澳大利亚打造为海上可再生能源研究和商业生产企业的中心。其中,亨特海上风电区凭借熟练的劳动力储备与丰富的重工业经验,成为这一计划中的投资黄金地段,为行业集聚发展提供了核心载体。
为保障技术可行性与项目合规性,新指南也作出细致安排。一方面,它为运用浮标等先进监测设备的项目和示范项目敞开大门,便于在项目全面商业化许可申请前,精准评估新兴技术的可行性,降低后续大规模投入的风险;另一方面,依据新计划颁发的许可证有效期长达十年,且可在六个已宣布的近海区域通用,同时每个申请都需经过全面评估以确保适用性,社区咨询更被纳入项目开发的强制性环节,兼顾了项目的长期稳定性与社会公益性。
在实际能源潜力释放上,该指南的推动效果显著。以浮动风机技术为例,其进步有望为亨特和伊拉瓦拉近海地区释放高达 8GW 的可再生能源容量,为澳大利亚能源结构转型提供强大支撑。
在海上可再生能源领域迈出重要步伐的同时,澳大利亚生产力委员会一份题为《投资更便宜、更清洁的能源和净零转型》的中期报告,也暴露了该国减排战略的短板。
报告明确指出,澳大利亚现行减排政策可能难以充分应对 2030 年以后的挑战,且问题在电力部门、工业设施和重型车辆领域表现尤为突出。这意味着,澳大利亚若想实现净零转型目标,还需在上述关键领域针对性地优化政策、补齐短板,否则将面临能源转型进程受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