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尼日利亚《今日报》5月14日报道,来自石油领域的消息人士近几周向记者透露,石油领域高官挪用日常全面维护(TAM)资金,从而毁了尼日利亚的4座炼油厂。
这4座炼油厂有2座位于哈科特(Harcourt)、1座位于瓦里(Warri)、1座位于卡杜纳(Kaduna),设计总炼化能力达44.5万桶/天,但近年来因为设备老旧,运行得一塌糊涂。
今日报记者了解到,2014年,这4座炼油厂的设备使用率从2013年的22%下降到14.4%。2015年使用率又下降了4.9个百分点,其中有3座炼油厂的使用率介于12.73%和23.09%之间。
石油部长卡奇库(Ibe Kachikwu)今年2月表示,全部4座炼油厂的使用率合计只有14%。
据石油领域消息人士称,与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NNPC)宣称的正在对炼油厂进行保养维修相反,这4座炼油厂在过去的18年里根本没有得到过全面的保养维修,因为历届政府签订的保养和翻新合同不是被撤销就是根本没有得到执行。
然而上周,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却宣称,从1998年到2008年花费了3.9633亿美元用于炼油厂的日常全面维护合同。另据石油领域消息人士称,最近两次对炼油厂的维护还要追溯到1995年~2000年。
据消息人士称,尽管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声称为哈科特港炼油厂升级花费了数十亿美元,但属于其重要部件的动力装置却被忽视,最终造成液化催化装置的大量损坏。据有关检查显示,因为历届政府都没能对炼油厂进行有效保养维修,导致很多关键部件损坏。
据石油领域高层消息人士称,对炼油厂私有化的努力被阻挡,因为存在既得利益集团。他们设立空壳公司,然后让这些公司获得炼油厂的日常全面维护合同,但实际上却没有开展有效的保养维护工作。大量的资金被用于选举。例如2014年有18亿美元被拨付用于4座炼油厂的日常全面维护合同,但没有迹象表明开展了保养维修。
有消息称,那些宣称炼油厂在运营的说法全都是假的。如果梳理一下,会发现每次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宣布对炼油厂进行保养维修,然后炼油厂的使用率上升到60%或者90%,之后就会遭到袭击,炼油厂停止生产。最后不得不再签新合同,对炼油厂进行又一轮的保养维修。
而且,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总是隐瞒实施日常全面维护合同公司的名称,因为这些交易都是虚假的。(罗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