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别动态

Country 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别环境 > 国别动态

《世界报业辛迪加》编译版:应对美元升值带来的风险

2018-05-16 11:10:54 驻尼日利亚使馆经商处

根据《世界报业辛迪加》5月14日报道,阿根廷政府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贷款,希望能够阻止阿根廷比索的崩溃。比索的利率不断上升,使经济增长放缓,同时阻碍改革。阿根廷经济的衰退,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近期美元升值所造成的诸多压力。美元升值的速度还将加快,因为目前的货币政策和经济形势对美元更为有利。

先前,美联储就在其他一些重要国家央行之前采取了货币政策正常化措施——提升美元利率,取消大规模资产购买,开始数年的资产缩表。今年,这些政策的效果通过美元升值被放大,进而对有关国家产生影响。

在2017年大多数时候,美国之外的市场表现好于预期,资本拼命流出美国。为此,贸易加权美元指数在2017年贬值10%。资本流入欧洲和主要新兴经济体,既从经济增长中获益,又从货币升值中获益。

但是近几个月,随着欧洲和有关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放缓,市场令人大吃一惊。例如,英国经济指标下降,使得原本90%的英国银行加息预期仅在一周内就急速下降到20%。

现在,很多资本已经回流美国,留在欧洲和新兴经济体的资本已经少多了。所以目前的经济指标表明,美元还将进一步升值。应对美元升值来带的压力,唯一的出路就是迅速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好消息是目前还存在有效的工具可以减小错配的风险,但是需要有关经济体在国内更广泛地加以实施,并且在经济体之间进行更好地协同。

可以肯定的是,很多人认为美元升值是同全球经济长期平衡的发展趋势相一致的。但是阿根廷的情况证明,美元突然大幅升值将会导致美国之外的其他地方发生不平衡。

新兴市场一直以来就容易受到上述情况的伤害。在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很多新兴经济体将他们自己的货币与美元紧紧挂钩,然后政府借入很多美元,获得的收入却是本国货币(一些经济学家称为“原罪”)。

此时一旦国际市场的美元升值,这些经济体就失去了竞争力,国家的经常性收支账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实际的和潜在的资本就会外流,导致央行不得不提高本国利率以阻止外流,但却会使经济紧缩压力迅速上升,损害国内企业部门的信用。货币贬值同样也不是一个容易的选项,因为贬值将造成通货膨胀,并使得偿还外债的成本上升到令人望而却步的水平。

目前,很多国家采用了灵活的汇率制度,同时倾向国内借债,从而避免货币错配以及沉重的外债。然而,还是存在两个薄弱点。

第一,前期被极度抑制的金融市场,超低的利息加上美元的疲软,使得美元大量流入新兴国家。一旦事态不对,这些美元就会大量流出。第二,目前国际金融市场融资便利,很多新兴国家的企业到国际市场借入美元,使得新兴国家的金融体系在利息上升和美元升值时变得十分脆弱。

于是外部市场变量将会造成极大的风险,尤其在阿根廷等国家。这些国家长期对金融管理不善,国家的经常性收支账户存在大额赤字,金融不平衡,习惯于用很少的政策工具追求过多的目标。由于新兴市场国家结构上仍受短期传染型风险的影响,所以少数国家的问题扩散为某一类资产的金融紧缩问题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除了对新兴经济体的金融稳定造成影响,美元突然性的大幅升值还将导致美国贸易竞争力下降,使得本就敏感的贸易谈判变得更为复杂。特别是当下美国正在进行北美自贸协定(NAFTA)谈判,以及同中国建立更为公平的贸易关系。

在这种背景之下,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应当采取措施,消除外汇市场的压力。首先,采取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这点对欧洲国家特别重要,虽然这些国家最近经济都有所增长,但是正面临着结构性的阻力。新兴经济体则应当把重点放在收支平衡上,改进对市场动态的理解,保持政策的公信力。

国内措施的效果需要通过全球政策协同来加强,特别是避免恶性循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能近期会面临更多的贷款请求,在这时该组织就需要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现在未雨绸缪,肯定比到时收拾一团糟的局面更为可取。(罗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