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当地政府搭台,唱响农业援助大戏
---援多米尼克第七期农业技术合作项目参加当地“传统日”展览活动
10月21日,作为多米尼克独立4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之一的“传统日”活动在多第二大城市朴茨茅斯本杰明公园隆重举行。活动主题为“我可爱的多米尼克:建设一个气候适应型国家”。多政府高官和当地民众等300多人,盛穿当地传统民族服装,兴高采烈地参观了传统历史文化、特色加工产品、农林设施和产品等展览及文化表演活动。
应多农业部邀请,援多第七期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组搭建了以“农业发展与希望”为主题的农业展区。驻多使馆经商处负责人王全火指示项目组要“认真筹备、积极参与、融入当地、扩大影响”,并就展台布置、重点介绍等给予具体指导。项目组精心筹备,以“多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飓风灾后恢复为主线、无偿服务农户为宗旨、互动式推广培训为理念”的展示思路,制作了展板、PPT、宣传册、农业滴灌设施模型,结合农机具、种苗、花卉、果蔬实物等多种载体,宣传第七期农业援助项目开展以来取得的援助成果。
多米尼克总统萨瓦林及夫人,副总理兼农业部长奥斯特里、外交部长巴伦、工程部长麦金泰尔等政府高官,进入展区后第一时间就兴致勃勃地来到中国农业援助展位,听取经商处负责人王全火和项目组经理孙浩杰介绍有关第七期农业援助项目启动以来短短5个月内取得的成就,并给予高度评价。
第七期援多农业技术合作项目今年5月中旬启动。去年9月18日超强飓风“玛利亚”将“多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彻底摧毁。项目专家组在灾难之后不畏艰难,立足自身、寻求合作,在多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开展清理废墟、重建园区的艰巨任务,同时将培训和示范工作贯穿其中。经过五个月的不懈努力,园区道路和绿化已经基本恢复,十一座日光大棚已经修复并用于试验示范栽培,智能温室修复即将初步完成。累计繁育各类种苗109082株,开展灾后农业技术培训8期,技术推广走访服务24次。同时将园区确立为朴茨茅斯中学、C.A.L.L.S中学和新镇小学三所学校的农业课基地,提高青年学生对现代农业的兴趣和技能。援多农业科技综合楼项目刚刚完成可研考察,该项目的启动必将完善中多农业合作的长远规划,大大提高双方农业合作的科技含量。
副总理兼农业部长奥斯特里参观后表示:感谢中国农业专家组自5月份抵多后开展的高效务实和辛勤工作,让飓风灾害中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中-多现代农业中心”迅速恢复运转,并向广大农户、学生开放服务。多米尼克农业部将与中国农业专家组密切协作,共同致力于多灾后农业恢复和发展。他本人将于近期带媒体来中国农业技术援助项目园区参观视察,让更多民众感受中国现代农业技术并从中受益。
大量民众纷纷前来展台咨询有关温室大棚和滴灌设施的安装与使用,了解各自关心蔬菜和花卉的种植技术,表示希望得到中国农业专家的技术指导,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扩大有关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