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别动态

Country 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别环境 > 国别动态

中东报:中美贸易战无法迅速解决问题

2018-12-25 16:00:35 驻约旦使馆经商处

根据《中东报》20181218日报道,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紧张关系似乎正在缓解。不过,现在还没到时候。知情人士本周对彭博新闻表示,中国政府将把《中国制造2025》向高科技产业转移的目标推迟10年。

此前,路透社报道称,面对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中石油的母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暂停了对伊朗南帕尔斯(South Pars)天然气项目的投资。雪上加霜的是,中国突然从美国订购了多达200万吨的大豆,从而结束了今年全年的非正式禁令。这一切听起来都是积极的,但它必须与以下的事实相平衡:伊朗石油、2025年中国制造和大豆只是一场更广泛冲突中的小冲突。在前线的小举动不会改变潜在的开战原因。让我们想象一下,双方达成了一项超出任何人预期的协议。《中国制造2025》有争议的进口替代目标——确定关键行业国内企业的计划市场份额水平——不仅被推迟,而且被完全取消。这将使该计划缩小规模,更像是法国政府的高科技产业计划,如100亿欧元(114亿美元)的工业未来计划,或570亿欧元的投资计划d 'Investissements d 'Avenir,甚至是它最初的基础德国工业4.0计划。

与此同时,按照我们的建议取消了技术转让要求,上周宣布的知识产权盗窃处罚名单成功填补了这一领域的执法空白。中美两国都降低了对对方的惩罚性关税,中国从美国进口的食品和消费品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美元走软以及中国出境游和教育的复苏,甚至有助于缩小双方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逆差。这是否足以结束中美之间的争端?

问题最终归结为正在进行的这场战争。如果这是一个旨在解决中国国际贸易关系一些小问题的有限协议,那么截至31日的谈判可能会富有成效。消除在伊朗投资和购买大豆(后者仍需征收25%的关税)的刺激因素,似乎是一种明智的方式,为达成一项可行的协议扫清道路。现在的问题是:中国遵守世贸组织的裁决非常之好。但这显然不是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正在进行的斗争。相反,他在今年1月向美国国会提交的有关遵守世贸组织规则的报告中表示,中国需要对贸易和投资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包括中国主导经济的总体产业政策。目前很难看出在这方面中美之间还有多少交易空间。

正如我们过去所主张的那样,中国对培养国有企业冠军企业的热爱其实对中国本国的经济是有害的;但从本质上讲,这并不是对全球贸易体系的一种冒犯。在全球贸易体系中,除非一家企业真的得到了补贴,否则它不会认为这家企业得到了补贴。与此同时,日本的产业政策是战后最伟大的经济成功案例之一,也是政府合法性的基础。

美中贸易谈判代表必须明确,他们希望在未来几个月取得什么样的胜利。如果这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那么美国人应该不会轻易妥协。(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