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商报》12月18日报道,德国发动机生产商道依茨今年4月结束了与一汽近10年的合作关系,与三一重工达成了成立道依茨占股51%的合资企业协议。道依茨总裁希勒(Frank Hiller)表示,“我们之所以结束与一汽的合作就是为了重新在中国布局”,此外道依茨还与其他领域的中国企业有着两项合作。据道依茨估算,2022年企业将多获利5亿欧元。道依茨目前10%的营收(约15亿欧元)来源于对华出口。
尽管此前中国市场开放进程差强人意,但2018年外资市场准入情况日益好转。德国企业从中获益最多。宝马不久前成为汽车领域首家对合资公司控股的外资企业:宝马将增资36亿欧元,持股比从50%上升至75%,汽车年产量从40万辆升至52万辆。德国安联也将于2019年建立中国保险业首家外资全资公司,据安联估算,未来10年保费将以14%的速度增长。巴斯夫于今年6月签署了意向书,计划投资100亿欧元在广东建立自己的一体化基地。
德国政府目前正讨论加强外资审查力度,而中国与此相反不断削减贸易壁垒。据内部人士透露,企业的控股方是外资还是中资对于中国政府来说无关紧要,重要的是缴税和研发等重点部门的雇员数量。据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A.T. Kearney)分析,宝马是沈阳地区上缴利税最多的企业之一。
“本土化”是如今外企的热词,完全不同于此前中德合资伙伴关系中的热词“技术转让、技术诀窍”。而德国投资者的动机也发生了变化,此前投资的着力点是廉价生产,现在则是中国消费者和市场。外国车企原则上可建立全资子公司,刘鹤副总理在汉堡峰会上表示,“宝马认为和本地企业合作建厂对宝马更有利。我们尊重他们的选择”。道依茨总裁希勒也表示,“我们当然可以建立全资子公司,但和三一重工的合作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获得客户的信赖”。
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寿险成交总额为700亿欧元,而外资保险比例仅为2.8%左右。外企期待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