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国防军17日发表声明说,以军在加沙地带北部与以色列交界的埃雷兹口岸附近发现一处哈马斯的大型地道,这是以军迄今在加沙地带发现的最大规模地道。据媒体引述消息人士的说法,以色列和哈马斯对重新停火及交换人质持开放态度,但双方对如何落实协议仍然存在分歧。
以军空袭杰巴利耶难民营
以军17日持续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发动袭击,造成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此外,黎以临时边界附近也发生多次交火。
巴勒斯坦通讯社18日报道,以色列军队17日晚空袭加沙地带北部杰巴利耶难民营,造成至少100人死亡。
报道说,目前已有20余名伤者从废墟下被救出,但仍有大量人员被埋在废墟下。
12月2日,以色列军队曾对杰巴利耶难民营发动空袭,造成至少100人死亡。
香港中通社报道,以军的狙击手日前在加沙圣加堂,击毙一对前往修道院避难的母女。教宗方济各17日主持三钟经祈祷时回应事件,称对加沙手无寸铁的平民成为轰炸及枪击目标感到痛心,暗指以色列正在加沙施行恐怖主义。
央视新闻报道,以色列国防军当地时间18日宣布,自10月下旬在加沙地带开展地面行动以来死亡的以色列士兵人数达127人。自10月7日本轮以哈冲突爆发以来,以军死亡人数达456人。
地下50米深地道可通行大型车辆
新华社报道,以色列国防军17日称,以军在加沙地带北部发现迄今为止最大的哈马斯地下隧道。
以色列国防军称,这条哈马斯地道长度超过4公里,深达地下约50米,一些地方可容纳大型车辆通过。
该地道有多个分支,安装有电力和污水处理设施及防爆门等。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该地道从加沙地带延伸到以色列境内。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哈加里称,这是“迄今为止”在加沙地带发现的最大地道。以军还发现了另外两个类似规模的地道,目前正在绘制相关地道的地图。
据报道,以军15日对外展示了这一地道。根据以军和外界发布的消息,该地道用混凝土建造,深度和高度都拓展至相对宽敞的3米,是其他地道的2至3倍。
以军称,这条地道花费数年时间才能建成,建造和维护也需要数百万美元、数百吨水泥和大量电力。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以军声明,该地道距离戒备森严的埃雷兹口岸仅400米,口岸附近还有一个以色列军事基地。据悉,埃雷兹口岸由以色列国防部管理,是以色列和加沙地带之间的主要人行通道,也是持有以色列工作许可的巴勒斯坦人前往以色列工作的重要过境点。10月7日,该口岸也遭到哈马斯袭击,此后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以军还称,在10月7日哈马斯突袭之前,该地道也为哈马斯提供了便利,让哈马斯运送车辆、武装人员和物资。
内塔尼亚胡:必须大幅增加国防预算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以色列必须立即每年增加至少200亿谢克尔的国防预算。他表示,以色列被试图摧毁这个国家的力量所包围,这就需要大幅增加国防预算,这是他们在赢得冲突之外面临的最大挑战。
多年来,以色列能够增加国防预算的同时实际上减少其占GDP的比例,但以色列可能不能继续这种政策。预计国防预算的增加将令其占GDP的18%甚至更多。
以色列重开边境口岸
以色列政府17日说,运载援助物资的卡车当天首次通过凯雷姆沙洛姆口岸进入加沙地带,共79辆。
凯雷姆沙洛姆口岸由以方控制,设备完善,能迅速处理大量卡车过境,近期一度用来安检向加沙地带运输援助物资的卡车。不过,那些卡车在这一口岸接受安检后,需绕道拉法口岸进入加沙地带,导致大量援助物资迟迟无法到位。
据悉,现阶段进入的援助物资对当地民众来说仍是“杯水车薪”。美联社援引数据报道,10月7日新一轮以哈冲突爆发前,凯雷姆沙洛姆口岸每天会处理约500辆驶入加沙地带的卡车。
摩萨德在挪威接触卡塔尔首相 谈判在困难中悄启
在以军于加沙地带北部的战斗中误杀3名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后,内塔尼亚胡近日暗示,以色列正在卡塔尔的斡旋下同哈马斯就释放遭扣押人员谈判。多家媒体援引消息人士说法报道,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负责人与卡塔尔首相15日晚在欧洲会面。哈马斯方面则表示,在以色列接受交换条件前不会释放被扣押人员。
路透社报道,内塔尼亚胡近日在记者会上证实他已向以方谈判小组发出指示。内塔尼亚胡说,以色列正在努力完成解救被扣押人员的工作。他同时称,要对哈马斯保持强大的军事压力。内塔尼亚胡表示,“如果没有军事压力,我们就不能成功创建出使得110名被扣押人员获释的计划,只有保持军事压力,才能使所有被扣押人员获释。我对谈判小组的指示就是,基于军事压力(进行谈判),没有这种压力,我们将一无所获。”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摩萨德负责人达维德·巴尔内亚日前在挪威与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拉赫曼·阿勒萨尼会面,以期就遭哈马斯扣押人员获释达成新协议。卡塔尔先前为促成以色列与哈马斯的临时停火、释放被扣押人员积极斡旋。
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说法报道,巴尔内亚与穆罕默德15日晚在欧洲会面。路透社评述,这是以色列与哈马斯临时停火7天失效后以方高官首次与卡塔尔方面接触,舆论关注以色列和哈马斯能否就释放被扣押人员和停火达成新协议。
两名埃及安全部门人士告诉路透社记者,以色列官员目前似乎有意同哈马斯就停火、用释放在押巴勒斯坦人交换被扣押以色列人等事宜谈判。
据报道,哈马斯要求单方面制定被释放人员名单,并要求以色列军队撤退到预先确定的防线后;以色列方面同意哈马斯制定名单,但要求提供时间表并查看名单,同时以军拒绝撤退。
消息人士称,这次会谈“只是进一步谈判的开始”,并强调这一过程将是“漫长、困难和复杂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埃及情报部门的负责人也听取了会议的情况通报。
另据法新社报道,大量以色列民众近日在特拉维夫举行游行,呼吁政府与哈马斯谈判,以解救被扣押人员。人们手持“现在带他们回家”的横幅和被扣押人员的照片,一些人当晚还在以色列国防部总部外搭建帐篷。
联合国:加沙超90%人口流离失所
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负责人菲利普·拉扎里尼在接受该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前所未有、令人震惊,他从未见过如此大规模的人道主义灾难。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拉扎里尼表示,据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估计,加沙地带60%以上的基础设施在冲突中被毁,超过90%的人流离失所。加沙地带死亡的妇女和儿童数量超过了乌克兰危机中死亡的平民总数。另外,当地卫生条件也非常糟糕,几乎没有干净用水。
此外,由于以色列的封锁和袭击,加沙地带约有4.5万名孕妇和6.8万名哺乳期妇女因食物极其匮乏而面临贫血、出血和死亡的风险。
努赛赖特难民营负责人伊亚德·马加里警告称,避难中心缺乏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且街道充斥着污水和垃圾,极易引发传染病。当前,努赛赖特难民营收容了超过40万人,由于以军的封锁和攻势,食物和水源危机日益严重。他呼吁联合国难民机构强化其作用,承担更多责任。
在以色列的持续轰炸下,加沙地带民众被迫迁往南部,当地人道主义危机继续恶化。当地时间12月17日,在靠近埃及边境的拉法口岸加沙一侧,饥饿而绝望的当地人跳上援助物资卡车,抢夺食品和其他物资。
报道称,在人道主义援助车队驶过拉法口岸过境点后,数十名巴勒斯坦人拦截卡车,迫使其中一些车辆停下来,然后他们爬上卡车,卸下食品和整箱饮用水,将它们搬走或者丢给下面的人群。
半岛电视台在拉法的记者哈尼·马哈茂德称,“人道主义局势已经变得非常绝望,不仅对拉法市的居民来说是如此,对这里100万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来说也是如此。随着战争持续,他们变得又饥又渴,精神遭受创伤。”马哈茂德还称,允许送入加沙地带的援助物资数量不足,这迫使巴勒斯坦民众进入一种“生存模式”。他说道:“人们一无所有,没有住所,没有食物,没有水,也没有医疗用品……因此,发生在拉法口岸的场景是一种自然反应:当人们快要饿死时,当他们饥肠辘辘时,我们就会看到发生这种事情。”
红海商船频遇袭 美国展开护航行动
多艘商船近日在红海水域遭也门胡塞武装袭击,加剧中东局势紧张,波及国际海运。消息人士当地时间17日说,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本周访问中东时,将宣布一项红海护航行动,多个阿拉伯盟国据信将参加。
英国《卫报》报道,消息人士表示,美国有意与其他国家组建一支海军特遣队,巡逻红海、曼德海峡和亚丁湾,奥斯汀本周将宣布这一护航行动,拟定代号为“繁荣卫士”。
一些官员认为,美国在中东的盟友约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阿曼、埃及、巴林等国可能加入。沙特阿拉伯正与也门胡塞武装进行和平谈判,尚无法确定是否参加。
美国“战争地带”网站援引美国国防部不愿公开姓名的官员,同样报道这一消息。不过报道没有说哪些国家会参与。
美国《政治报》援引不具名官员的话报道,五角大楼近日把“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从波斯湾调遣至亚丁湾,以应对红海紧张局势。美军高层还授权指挥官打击胡塞武装的选项。美国“旗语”新闻社同样援引美国政府官员的话报道,美军正考虑空袭胡塞武装目标。
新一轮以哈冲突以来,也门胡塞武装以“支持巴勒斯坦”为由对以色列频繁发动导弹和无人机攻击,并在红海连续袭击“关联以色列”的船只。为避开这一险情迭出的水域,多家国际航运企业宣布暂停红海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