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军方正通过军事行动不断分割加沙。在11日控制加沙地带南部的“莫拉格走廊”之后,以军又于12日完成了加沙拉法地区的包围。
以军攻势将扩展到加沙大部分地区
《以色列时报》报道,以色列国防军当日称,已在加沙地带南部完成“莫拉格走廊”的建设,全面包围了拉法地区。
“莫拉格走廊”位于拉法以北,将拉法与其北侧的汗尤尼斯隔开。
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以军第36师已于11日控制了“莫拉格走廊”,切断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拉法旅与汗尤尼斯旅之间的联系。
以军称,过去一周多,在“莫拉格走廊”的行动中,消灭了数十名武装分子,并摧毁多处哈马斯基础设施。
以防长卡茨当天发表声明称,以军攻势将很快扩展到加沙地带的大部分地区。现在是铲除哈马斯、释放被扣押人员、结束战争的“最后时刻”,加沙地带居民“必须撤离战区”,并且可按照美方设想“自愿过境前往其他国家”。
路透社报道指,自上月18日在加沙恢复军事行动以来,以军多次向拉法地区的数十万巴勒斯坦人发出撤离警告,迫使他们向拥挤的沿海地区转移。
以军方12日还称,从加沙地带射向以色列南部的3枚火箭弹被以空军拦截,尚无人员伤亡报告。
以军发言人随后发表声明称,将对任何发射火箭弹的地区“进行猛烈打击”,并要求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地区的居民撤离至“指定的人道主义援助区域”。
以哈均愿就加沙停火做出一定让步
以军在加沙地带节节推进的同时,以哈双方亦在进行停火谈判。
据“今日埃及”网站报道,由哈马斯高级官员哈利勒·哈亚率领的代表团12日前往埃及首都开罗,与埃及和卡塔尔等斡旋方举行会谈。
哈马斯发表声明称,该组织致力于积极参与任何保证加沙地带永久停火、以军完全撤出加沙地带、能够结束巴勒斯坦民众苦难以及达成交换被扣押人员协议的提议。
中国央视新闻援引以色列媒体此前报道,以色列方面已经与埃及就停火协议举行了会谈。根据媒体披露的内容,此前,以色列要求延续停火第一阶段协议而非开启第二阶段停火谈判,即达成所谓临时过渡协议,并要求哈马斯释放11名被扣押的以色列人员。但哈马斯只接受释放5名被扣押人员,并要求尽快开始第二阶段谈判,停火谈判陷入停滞。之后埃及方面提出新的停火提议,要求哈马斯释放8名被扣押人员,以色列释放部分其关押的巴勒斯坦人,双方达成为期40至70天的停火。
媒体报道称,此次以色列和哈马斯均愿意做出一定让步,但是谈判仍充满很多不确定性。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执行院长牛新春指出,这次巴以双方达成临时停火协议的可能性较大。
之前双方的根本分歧是,哈马斯要求以色列承诺永久性停火,以色列要求哈马斯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双方的妥协空间很小。
但是根据最近透露出来的消息,以色列和哈马斯都从原先的立场上后退了。以色列不再要求哈马斯一次性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哈马斯也不要求以色列承诺彻底结束战争。双方现在都同意这是一个临时的停火协议,在停火期间就永久停火开始谈判。
路透社报道,哈马斯12日发布一段据称是以色列裔美国籍人质埃丹·亚历山大(Edan Alexander)的视频。
据悉,亚历山大是一名在以色列军队服役的士兵。他自2023年10月7日被哈马斯俘虏以来,一直被关押在加沙。在这段视频中,他声称自己已被关押551天,质问为何至今仍被关押,并恳求获得释放。
“建立巴勒斯坦国是和平唯一途径”
新华社报道,埃及总统塞西和到访的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12日强调,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巴勒斯坦国,是实现地区持久和平、安全与稳定的唯一途径。
塞西当天在首都开罗与普拉博沃举行会谈。双方在会谈时强调,需在不让加沙地带民众流离失所的前提下开始重建进程,“从而在国际法基础上达成全面和永久的解决方案”。
加沙粮食库存几乎耗尽,连续停电
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13日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军队当天空袭加沙城阿赫利阿拉伯医院。
声明称,以军已经蓄意破坏加沙地带的34家医院和数十家其他卫生机构,公然违反禁止袭击医疗机构的国际公约。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通讯专员朱丽叶·图玛12日发表声明称,加沙地带所有基本物资都已耗尽,“这意味着婴儿将饿着肚子睡觉”。
她强调,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了六周的封锁,阻止援助物资的进入,当地粮食库存几乎耗尽,面包店关门,饥荒正在蔓延。她呼吁立即采取行动,防止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恶化。此外,由于以军封锁升级和持续不断的袭击,加沙地带已连续停电550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