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选举委员会当地时间29日凌晨公布的初步计票结果显示,卡尼领导的加拿大自由党赢得联邦众议院选举。这意味着,自今年3月以来取代特鲁多出任总理的卡尼,将坐稳权力宝座。外界普遍认为,自由党一改往日颓势,上演绝地反击,得益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助攻”。这场选举从本质上演变为一场“谁更适合对抗特朗普”的全民投票。大选尘埃落定后,接下来的问题是,卡尼能否如自己所言,成为帮助加拿大度过危机的“最佳人选”?
自由党连续四次胜选 将组少数政府
加拿大第45届国会众议院选举,即联邦大选于28日迎来正式投票日。初步计票情况显示,马克·卡尼率领的自由党赢得此次大选,但未达到可组建多数政府的过半议席门槛。
中新社报道,这是加众议院席位由原有338席增至343席后的首次大选,意味着参选政党筹组多数政府的门槛是172个席位。计票持续至29日凌晨仍未结束。加拿大选举署凌晨3点半的初步结果显示,自由党可获167席,其最大对手保守党可获145席。可获23席的魁北克集团仍将是议会第三大党。自由党由此实现加历史上罕有的连续四次大选胜选。但2019年、2021年两次大选后的少数政府局面也将延续。
少数政府局面在加拿大历史上并不鲜见,维持时间多在两年左右。
此次胜选使卡尼可继续担任总理,也改变了此前他没有众议院议席的状况。他在渥太华内皮恩选区顺利击败其他对手。
“加拿大与美国的传统关系已经改变”
卡尼29日凌晨在自由党于渥太华举行的胜选集会中以三个词强调其价值观:谦逊、雄心、团结。他重申,美国总统特朗普觊觎加拿大的土地、资源和国家,而这“永远不会成为现实”。
加拿大广播公司报道,他强调新一届政府决不会向美国总统特朗普屈服,呼吁加拿大民众保持团结。
卡尼说:“正如我几个月来一直警告的那样,美国想要我们的土地、我们的资源、我们的水、我们的国家。这并不是无谓的威胁,特朗普总统试图瓦解我们,从而占领我们的国家。但这永远都不会发生。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世界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他重申,加拿大与美国传统的关系已经改变,“我们克服了对美国背叛的震惊,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这些教训。我们必须照顾好自己,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相互照应。”
卡尼不排除继续与特朗普谈判可能性,他表示,他会与特朗普讨论“两个主权国家之间的经济和安全关系”。但他强调,除了美国之外,加拿大“还有很多其他选择可以带来繁荣”。
卡尼在3月底进行了自其就任加总理以来与特朗普的首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通话。双方同意在加拿大大选后立即就“新的经济和安全关系”展开全面谈判。
过去几年里,加拿大民众一直对物价上涨、住房成本危机、经济疲软等问题感到不满,自由党的支持率持续下跌,去年12月一度跌至20%左右。但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的关税和吞并威胁激起了加拿大的“爱国情绪”,使自由党“起死回生”。
助自由党和加拿大度过危机最佳人选
此次大选是在特朗普挑起贸易战且放言“吞并”加拿大领土而导致加拿大与这一邻国和最大贸易伙伴的双边关系交恶的背景下举行的。新一届加政府能否应对特朗普当局带来的挑战,成为竞选期间的主导议题之一。
卡尼在成为加拿大总理之前从未担任过公职,缺乏从政经验。他在金融领域工作过数十年,曾担任英国和加拿大央行行长。因此,卡尼在竞选期间将自己定位为领导加拿大度过危机的“最佳人选”,以及能够在动荡时期管理加拿大经济的专业人士。
此前,卡尼承诺要“再次在加拿大进行建设”,使加拿大获得新住宅、新工厂以及“传统和清洁能源”的新来源,以减少加拿大对美国的依赖。
自由党此番胜选,被加舆论视为2个月前仍不可思议之事。迫于民意支持率下滑和党内压力,加前总理特鲁多今年1月6日宣布其将在自由党选出新领导人之后辞任党魁和总理。3月9日,加央行前行长、经济专家卡尼在自由党领导人选举中高票胜出,并于3月14日宣誓就任总理。自由党易帅后,民意支持率明显快速反弹。
加拿大大选一般四年一次,本次选举法定日期为不迟于今年10月20日。但卡尼3月23日向加总督玛丽·西蒙提请解散国会并获准,从而提前启动大选。这也是加历来为数不多的一次春季大选。
“如何应对美国加税”受选民关注
据悉,今年1月前总理特鲁多辞职时,自由党在民调中落后保守党近20个百分点。但卡尼3月紧急接任总理后,采取强硬手段回击特朗普政府,民调得以“闪电逆转”。自由党支持率在选前反超保守党约4个百分点,并最终锁定胜局。
上海上观新闻报道,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加拿大研究中心研究员刘丹认为,自由党胜选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第一,特朗普因素。在特朗普的经济和主权威胁下,加拿大国内反美情绪高涨。关税威胁和加美关系成为加拿大选民最关心的议题。“Elbows Up”(肘部向上,寓意反抗)成为加拿大时下最火的口号。
刘丹说,虽然加拿大各党派都在对美示强以争取民意,但卡尼政府征收对美汽车对等关税无疑被视为最迅速、最直接的反击行动,提振了选情。
加拿大皇家山大学政治学者洛里·威廉姆斯说,保守党的巨大优势被一口气抹平,这是前所未有的,很大程度是由特朗普重返白宫推动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外交政策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徐晏卓表示,以往加拿大选举以住房、移民、经济等国内议题为主导,外交议题占比较小。但这一回,由于特朗普的“助力”,民调显示“如何应对美国加税”在这三个月里成为加拿大选民最关注的议题。“而这一议题也成为影响选情的一个重要指标。”
第二,卡尼本身也起到关键作用。现年60岁的卡尼曾在加拿大央行、英国央行担任行长(他也是首位担任此职的非英籍人士),带领加拿大较平稳地度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并努力稳定“脱欧”后的英国经济。
刘丹认为,卡尼作为技术官僚,没有复杂的政治背景,政坛“局外人”的身份令选民眼前一亮。卡尼的经济专业背景更令人期待,选民希望这有助于提振国内经济、抵御特朗普动荡的贸易政策。
此外,最近卡尼也利用执政优势,颁布了可圈可点的经济政策,包括废除特鲁多不受欢迎的消费者碳税。这些让他提振了人气。
第三,自由党树大根深。自由党有着加拿大“天然执政党”之称。在1896年至今的129年中,自由党执政时间接近90年。它关注气候变化等进步议题,在加拿大选民中比较加分,也确立了其在政治生态中的优势和深厚影响力。
第四,保守党棋差一着。选举中,保守党虽然跟自由党咬得很紧,但仍有一些因素拖累选情。例如,有舆论注意到,尽管保守党党首普瓦列夫尔最近几天把矛头对准特朗普,但曾一度回避如何应对特朗普的问题。他与特朗普、马斯克等人的私交也可能成为一个劣势。
胜选是机会但也是挑战
“谁愿意和我一起为加拿大挺身而出?”卡尼在29日的胜选演讲中说道。而此次胜选对卡尼及其自由党来说,是机会也是挑战。
从当前获得的席位数来看,自由党大概率需要联合其他政党组阁。但徐晏卓指出,本次大选打破了自由党以往靠身份政治赢得选票的竞选策略。这一竞选策略虽然可以拉拢原住民、少数族裔等边缘化选民,但也会导致社会分裂、国家主要议程“不接地气”等。
“这一次,面对来自特朗普的威胁,‘团结’成为卡尼和自由党的政治口号,从而淡化了身份政治,团结了更多选民。”徐晏卓认为,这也将推动中左翼的自由党朝着更务实的方向发展,避免重蹈特鲁多政府的覆辙。
徐晏卓指出,特朗普的关税和吞并威胁背后,其实是不想再为加防务“买单”,以及对加拿大能源、稀有矿产的觊觎。随着同美国关系的闹僵,原本就同各地区大国关系算不上融洽的加拿大如今处在了“单挑”美国的尴尬位置上。
加短期内或难以摆脱对美依赖
在乱局下,加拿大选民更急迫地希望尽快结束国内政治不稳定状态,给新政府留出时间应对经济问题和“特朗普2.0”的冲击。接下来卡尼将面临内外多重挑战。
专家指出,对内,主要有三方面棘手问题。
一是自由党的执政地位。中国央视援引现有预测数据指出,自由党恐难以突破172席的关键门槛。
刘丹说,在议席不过半的情况下,自由党施政势必需要小党派支持。一个新情况是,自由党曾经的政治伙伴新民主党此次斩获的议席有限。相比之下,魁北克人党手中握有一定数量的议席,在今后可能发挥更大作用。
“在议席不过半情况下,自由党可能需要与魁北克人党达成交易,保证政策顺利推行。后者在养老和福利政策上有自身诉求。”刘丹说。
二是经济治理问题。加元疲软、房价飙升、增长“龟速”,以及外贸对美国的高度依赖,都成为加拿大经济的隐患。
卡尼在竞选纲领中开出药方,包括消除国内贸易壁垒、建设跨省基础设施,通过加快重大项目审批提升国际竞争力等。
刘丹认为,加拿大实现贸易多元化转向耗时较长,因此会在国内经济改革上下功夫,通过建立国内贸易走廊、打破贸易壁垒来寻求出路。
三是其他国内棘手问题。国家治理并不仅限于经济问题,在原住民问题、社会问题等非经济事务的应对上,卡尼是否会因欠缺经验而暴露短板,也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对外,如何处理美加关系无疑是一个难题。刘丹认为,美加关系难以回到从前。从美国角度,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曾在贸易协定问题上施压加拿大。在第二任期,特朗普可能追求从加拿大获取更多利益,诸如能源和关键矿产的控制权或参与权。
从加拿大角度,它在尝到了对美依赖引发的反噬后果,领教了美国以邻为壑的霸道态度之后,会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推动务实外交迫在眉睫。
“但问题在于,长期以来加拿大比较重视意识形态外交和价值观外交,很多国家被自然排除在所框定的范围之外。”刘丹说。
“总的来说,加拿大短期内难以摆脱对美依赖,毕竟贸易依存度和安全依附性摆在那里,但外界还是会关注它如何一边克服障碍,一边寻求出路。”
在中加关系方面,刘丹认为,历史上看自由党相比保守党对华态度更为理性。乐观预期是,卡尼上台或许能够稍微降低对华意识形态对抗,但其最近某些涉华言论仍值得关注。
外界注意到,卡尼3月当选总理时,中方第一时间向其致贺电。中方期待加方能够树立正确的对华认知,采取更加积极务实的对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