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别动态

Country 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别环境 > 国别动态

制裁重启大限将至 伊朗总统重申不寻求制造核武器

2025-09-26 08:21:27 欧洲时报网
摘要:伊朗核问题又将来到一个关键节点——9月27日,如果伊朗与欧洲方面无法在此期限前达成协议,联合国将恢复2015年伊朗核协议签署前针对伊朗的制裁。

伊朗核问题又将来到一个关键节点——9月27日,如果伊朗与欧洲方面无法在此期限前达成协议,联合国将恢复2015年伊朗核协议签署前针对伊朗的制裁,包括常规武器禁运、禁止铀浓缩活动、限制弹道导弹发展等。眼下,大限进入倒计时,相关方仍在进行最后冲刺,最终能否破局?

伊朗总统重申不寻求制造核武器

中新社报道,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24日在联合国演讲时重申,伊朗不寻求制造核武器。此外,据美联社24日消息称,伊朗开始重建受到以色列袭击的关键导弹生产基地。

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佩泽希齐扬当天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言时表示,“伊朗再次郑重声明,我们从未且绝不会寻求开发或制造核武器”。

佩泽希齐扬指出,欧洲三国“通过胁迫、滥用国际机制等手段”,企图恢复对伊制裁,谎称伊朗在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采取的补救措施“严重违约”,贬低伊朗的真诚努力,其根本目的是摧毁伊核问题多边外交重要成果。其行为既缺乏国际法理依据,也难以获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同。

佩泽希齐扬强调,伊朗秉持和平稳定外交理念,坚信地区与世界的未来必须建立在合作互信、共同发展的坚实基础之上。

佩泽希齐扬还在发言中谴责美国和以色列对伊朗发动的袭击违反国际法准则,破坏地区与全球稳定,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实质威胁。

英、法、德为何此时强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

上海《解放日报》报道,上月,英国、法国和德国突然扣动扳机,酿成这场制裁重启“危机”。

8月28日,三国以伊朗违反2015年伊核协议为由,通知联合国安理会,依据第2231号决议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

所谓“快速恢复制裁”机制指的是,2015年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签订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伊朗承诺限制核计划以及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之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2231号决议,对协议加以核可。该决议包含“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允许协议签署国采取措施应对伊朗的违规行为。

如果启动这一机制,安理会需在30天内就延长对伊制裁豁免期限通过决议,否则将恢复联合国相关制裁。9月27日为最后期限。

本月19日,由于美、英、法等9国投反对票,安理会未能通过继续“放行”制裁的决议草案。

这意味着伊朗同英、法、德三国必须在一周左右达成协议,以避免重启制裁。

随着大限逼近,借出席联合国大会之机,双方抓紧最后时刻进行外交磋商。

23日,伊朗与英、法、德及欧盟举行外长级会谈;24日,佩泽希齐扬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会晤。

“协议仍有可能达成,只剩下几个小时了。现在取决于伊朗是否满足我们提出的合理条件。”马克龙会晤后在社交媒体上发帖。

此前,欧洲方面向伊朗提出三个条件:恢复与美国谈判、重新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对其核设施进行检查,以及解决西方对其浓缩铀库存的关切。

如果伊朗同意,可将制裁豁免再延长6个月,以便为谈判长期协议留出空间。

2018年5月美国宣布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和新增一系列对伊制裁。2019年5月以来,伊朗逐步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但承诺所采取措施“可逆”。

迄今为止,围绕伊核协议存废的博弈已持续数年,作为伊核协议缔约方,英、法、德为何此时强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执行院长牛新春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机制时效临近。

2015年达成的伊核协议及核可协议的联合国决议到今年10月18日到期,意味着“快速恢复制裁”机制也即将到期。考虑到机制触发后还需要时间“走程序”,必须在8月至9月间启动,否则面临失效风险,英法德将失去这一约束伊朗的关键工具。

二是担心伊朗核活动脱离监控。

6月遭以色列与美国打击后,伊朗拥有的接近武器级的高丰度浓缩铀等核材料下落不明,伊朗又中止与IAEA合作,核查人员被迫离开伊朗。“这导致国际社会无法掌握伊朗当前核活动情况,英法德认为这一状态危险且不可持续,必须立即恢复IAEA核查。”

此外,英、法、德对伊朗施压也有配合美国的意图。在伊朗核问题上,三国与美国、以色列的利益和立场一致。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010-67801068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