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地处西非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是一块充满商机的热土。根据最新发布的《尼日利亚(2024年版)对外投资合作国别指南》,这个西非国家在推进经济多元化和营商环境改革的同时,也面临基础设施短板与安全风险的双重挑战。
宏观环境与投资基础
2023年尼日利亚GDP达5506.5亿美元,油气产业贡献6%的GDP产值,原油出口占出口总额80.64%。但结构性矛盾突出:全国实际发电量不足需求一半;公路网中仅有15%的联邦道路处于良好状态。目前,尼日利亚政府推行经济多元化政策,将农业和固体矿产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重点,以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
在投资准入方面,尼日利亚允许外国投资者在除武器制造等少数领域外拥有100%股权,并可通过独资、合资等形式开展业务。税收政策呈现差异化特征:大型企业适用30%税率,年营收低于2500万奈拉的小微企业免税。99个先锋产业可享受5至7年免税期,该政策在莱基自贸区和奥贡广东自贸区已吸引264家企业入驻。
值得注意的是,尼日利亚商业和政策法规环境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准入门槛较低,政策较为宽松;另一方面,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基础设施落后,政策连续性有待改进,部分政府部门办事效率有待提高。
双边合作与新兴机遇
中尼两国自1971年2月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双边关系长期友好。截至2024年6月,中国已成为尼日利亚在非洲的第二大出口市场、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承包工程市场和主要投资目的地,双边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中国对尼投资涵盖矿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近年来,尼日利亚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涌现出Jumia、Kobo等数字平台,金融科技、电子支付、电子商务等应用迅速推广,为中尼合作提供了新机遇。
作为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尼日利亚正在经历从能源依赖到多元发展的转型阵痛。巨大的市场潜力与现实挑战并存,既需要投资者以审慎态度评估风险,也期待通过深化改革释放更多制度红利。对于有志于开拓尼日利亚市场的中资企业而言,准确把握政策导向、建立本地化合规体系、构建安全保障机制,将是把握尼日利亚市场发展机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