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IEA)在最新报告《油气田产量递减率的影响》中发出警示:当前全球碳氢化合物产量下降速度显著加快,若忽视这一趋势,可能破坏能源安全、扰乱市场稳定,并阻碍减排进程,甚至引发全球能源短缺。报告呼吁全球能源治理需转向 “平衡供应方风险与需求方趋势” 的方向,以应对产量递减带来的多重挑战。
产量递减加速:依赖非常规资源成主因,区域差异显著
全球油气产量递减加速,核心原因在于对页岩油、深海资源等 “快速衰退型” 非常规资源的依赖度上升。具体表现为:
石油领域:若停止上游投资,2010 年时全球石油供应日均减少近 400 万桶,而当前这一数字已升至 550 万桶;若缺乏新油田开发,到 2050 年全球石油供应量可能日均减少 4500 万桶,相当于每年损失巴西与挪威两国的石油总产量。
天然气领域:产量年均递减率达 9%,对应减少量约 2700 亿立方米,规模等同于当前非洲大陆的天然气总产量,较此前年均 1800 亿立方米的递减量大幅上升。
从区域分布看,产量递减呈现明显分化:美国石油产量多来自快速衰退的非常规油田,发达经济体未来十年油气产量预计下降 65%;而中东、俄罗斯的产量主要依赖缓慢衰退的常规超大型油田,同期产量降幅约为 45%。这将导致全球油气供应进一步向中东、俄罗斯等少数国家集中,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影响。
资源开发与投资:平衡供需的关键变量
报告指出,全球已发现但未获开发许可的石油资源约 2300 亿桶、天然气资源约 40 万亿立方米,其中中东、欧亚大陆、非洲的储量占比最高。据 IEA 测算,若这些资源得到开发,到 2050 年可助力全球石油供应日均增加约 2800 万桶、天然气供应增加 1.3 万亿立方米,部分抵消产量递减压力。
与此同时,上游投资的重要性愈发凸显。IEA 数据显示,当前每年近 90% 的油气上游投资用于弥补现有油田的供应损失,仅有少量用于满足新增需求。报告强调,从油气勘探许可证颁发到首次生产,平均需耗时近 20 年(含近 10 年的新油田发现期,及 10 年的评估、审批与建设周期),这意味着上游投资需提前布局,否则将加剧供需失衡。
核心关切:需警惕三重潜在影响
IEA 明确,当前油气产量递减与投资缺口的叠加,可能引发三大关键问题:
市场平衡风险:上游投资缺失将持续扩大供应缺口,若无法及时弥补,可能导致全球油气市场波动加剧;
能源安全挑战:供应向少数国家集中,将削弱部分经济体的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增加地缘政治对能源供应的干扰风险;
减排进程干扰:若因供应短缺被迫重启高排放能源替代,或因过度依赖短期资源开发忽视低碳转型,将与全球减排目标产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