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华盛整备的火车头在天津港装船启运。
6月26日,载着武汉三台火车头的货轮,正航行在广袤的太平洋上。
3天前,它们从天津港出发。两个半月之后,将抵达1.2万公里之外的西非国家利比里亚,让一条荒废10年的铁路重焕新生。
上个月,利比里亚驻华大使D·麦金利·托马斯专门给负责整备火车的武汉锦华盛铁路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华盛”)写来感谢信:“我代表利比里亚共和国政府,感谢和赞赏锦华盛公司提供的友好援助和宝贵贡献,期待共同建立强有力的伙伴关系,促进利比里亚铁路交通事业的发展。”
邦矿铁路。
这条铁路对利比里亚经济贡献率超4%
这条铁路名叫邦矿铁路,建于上世纪50年代,全长85公里,起于利比里亚利邦州大型露天矿山(邦矿),止于首都蒙罗维亚自由港,主要运输铁矿。
铁矿是利比里亚的主要矿产资源,每年开采量500万吨,其中30%要靠邦矿铁路运输,其设计产值为每年1.65亿美元。
2024年,利比里亚实现国民生产总值37.25亿美元,这意味邦矿铁路对该国经济的贡献率超过4%,是当之无愧的“经济动脉”。
进入新世纪,受严重超期服役、运维水平有限等因素影响,邦矿铁路运输能力逐年下降,至2015年彻底停运、几近报废。
为让这条铁路尽快恢复功能,利比里亚向中国寻求帮助。
2023年,锦华盛与大型央国企组成联合体,共同承接邦矿、邦矿铁路和蒙罗维亚自由港的整体运维。
在万里之外修复和运维一条年逾古稀的铁路,对一家中国民营企业来说谈何容易。
锦华盛董事长胡光瑾回忆,初到利比里亚时,眼前的邦矿铁路是一派衰败景象:90%以上的枕木腐朽需要更换,两座铁路桥损坏严重,沿线扣件大量丢失。更让他发愁的是,邦矿铁路是按照德国标准修建,与中国火车不匹配。
全部拆除重建?时间等不及、资金花不起。按照德国标准修复?找不到资料、两眼一抹黑。
在联合体的支持下,锦华盛迅速成立利比里亚分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搜集上世纪中叶德国铁路建设的相关资料,同时从国内招聘20多名技术骨干派往利比里亚工作。
修缮完成的邦矿铁路。
钢轨顶部,德国为弧形,而中国几乎是平的。为让中国火车适应德国标准,锦华盛在国内组织技术人员攻关,研发专用设备对车轮进行镟切,让车轮与铁轨精准适配。
锦华盛还从国内运输10万多根枕木,几乎把邦矿铁路的所有枕木换了个遍。
克服当地交通不便、生产生活资源匮乏等难题,锦华盛最终仅用6个月时间就完成邦矿铁路的修缮工作,受到利比里亚政府点赞。
未来有望拓展客运,惠及沿线200万居民
今年3月,利比里亚交通部代表团来华考察,了解中国铁路技术、运营管理经验及新能源机车应用成果。
锦华盛于2014年在武昌区成立,是国内为数不多参与铁路运输和设备维护的民营企业。
2019年,锦华盛首次走出国门,为几内亚达圣铁路提供运输服务,由此打开海外市场。
2021年至2023年,锦华盛全程参与印尼雅万高铁的铺轨、运输工程,积累了丰富的海外施工经验。
2023年10月通车至今,雅万高铁已累计发送旅客数900多万人次,中方还为印尼培养了数百名铁路人才,快速拉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邦矿铁路,同样承载着利比里亚人民对经济发展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因为公共交通欠发达,利比里亚百姓日常外出主要靠步行和骑摩托。
据了解,邦矿铁路穿过邦州和蒙特塞拉多州,沿线人口超过200万,占利比里亚全国人口近四成。
“这条铁路未来有望拓展客运功能,如果这一目标实现,对邦州和蒙特塞拉多州居民来说将是件大好事。”胡光瑾说。
除了运人、运货,铁路还可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图为中国工人带领利比里亚工人修缮邦矿铁路。
修缮邦矿铁路的过程中,锦华盛在利比里亚雇用了200多名当地人,克里斯托弗·F·威亚就是其中之一。“相比过去种植橡胶树和棕榈树,威亚现在的收入增长了4倍,他的妻子也在项目部食堂找到一份稳定工作。”胡光瑾说。
利比里亚工人修缮邦矿铁路。
胡光瑾透露,邦矿铁路恢复常态化运营后,这200多名当地员工还将留在铁路上继续学习知识和技术,助力当地交通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