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Industry information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资讯 > 行业资讯

湖北宜昌:“国企带民企”出海逐浪高

2025-07-10 14:31:13 新华网

7月4日,湖北秭归屈姑食品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加紧将黄桃罐头、脐橙罐头等产品打包、装箱、上车。

“公司生产线一直在满负荷运转,得益于‘国企带民企’和安琪集团出海快车,产品远销墨西哥、洪都拉斯等市场,近两个月出口额增长180多万元。”秭归屈姑食品公司销售总监邹玉林说。

邹玉林话中,既有对安琪集团的感激,更有对宜昌“国企带民企”的褒奖。今年来,湖北省宜昌市通过“国企带民企”,以大带小、以强助新,推动民企产能与国际市场精准匹配,扩大民企国际市场份额,产业效益实现不断提升。据了解,今年3月至5月,宜昌19家本地民营企业,依托安琪集团遍布全球170余个国家的销售网络、330多名海外销售团队,出口茶叶、五倍子、泡菜、罐头、SAPP、磷酸氢二钠、磷酸一铵等产品总量达1929吨,实现出口额近4300万元。

宜昌“国企带民企”构筑“国民共进•内外共赢”格局,究竟下了哪些功夫?闯出了哪些门道?

为何合作?促对接、拓市场、防风险

2025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形势,宜昌绿色化工、食品饮料、机械制造等领域的不少企业家“愁”白了头。“公司单打独斗,一遇风险订单就没了,急的没得法。”宜茶集团湖北萧氏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向清华说。

“民企亟需市场,国企拥有渠道,‘国民’携手、抱团出海,是不少企业的心声。”通过深入调研,宜昌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民企“走出去”,面临海外环境复杂、政策理解不透、市场拓展难度大、跨境结算难度多、汇率波动风险大等系列问题,要逐一解剖化解,才能写好“国企带民企”这篇文章。

宜昌市商务局迅速建立“部门+国企+民企”三方联动机制,联动宜昌自贸高投公司、安琪集团、芯辰供应链公司、中国海运、中外运等国有单位,分赴14个县市区举办外贸提质补缺巡回招商会,与当地外贸企业、规上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巡回会商。国有企业拿出“优势清单”,民营企业提出“需求清单”,面对面提建议、谋点子,开展链式服务。

巡回会商每到一地,都开辟综合保税、保税物流、市场采购等政策专区,广泛开展外贸政策宣讲、国际贸易合规培训、跨境结算风险管理等活动,构筑“政策解读-资源对接-风险防范-业务落地”闭环,为初创型外贸企业提供支持。通过对接对话,促成54家民企与国企达成合作意向。

宜昌商务部门还致力于“出海联盟”组建,以安琪集团为核心枢纽,兴发集团、宜化集团等9家市属国企参与,建立“1+N”协作机制,实现整体协同、信息共享、一体多元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国企的带动力、引领力。在此基础上,宜昌定期开展国企与民企供需见面活动,推进涉外资源整合,广泛组织“国企带民企”走出去参展参会,扩大民企多元化的市场版图。5月以来,安琪集团先后携多家民企,赴德国、西班牙、巴基斯坦等地和广州、长沙等城市参加国际国内展会10余场。

“‘国企带民企’帮我们实现了‘西方不亮东方亮’,给我们带来了新生。”向清华介绍说,公司通过安琪集团渠道,将宜昌茶叶出口到非洲、中亚、欧洲、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季度实现茶叶出口营收1400万元,当前企业正加紧赶制摩洛哥、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多个国家的千余吨订单。

怎样合作?强金融、优产品、树品牌

“出海淘金一直是企业的梦想,但因体量小、接触面有限,资金劣势、产品市场等问题,成为企业出海的鸿沟。”五峰赤城生物公司负责人王君道出了很多民营企业家的无奈。

针对企业面临的困境,宜昌市商务局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创新推进强金融、优产品、兴标准、树品牌的一揽子“国企带民企”出海方案,成就出宜昌民企从“借船出海”到“造船远行”的别样风景。

在前期展会中,宜味农佳公司收获了一笔300万元的巴西订单,但企业苦于缺乏收购原材料的资金,急的焦头烂额。宜昌市商务局外贸负责同志知悉后,及时上门讲解“民企-国企-银行”融资法,告知企业只要提出需求,国企就能通过金融平台为民企确权,提升企业银行信用评级,让民企独立融资获得更优条件,并引荐安琪集团对接企业,根据企业应收账款情况,先行垫付外方客户的采购款,及时化解企业备货阶段的现金流压力,促成了该项交易的顺利达成。

据统计,在“民企-国企-银行”融资支撑下,安琪集团先后帮助民营企业融资620万元;利用民企大型外贸订单,为民企累计垫资910万元。“国企带民企,就是及时雨。让我们收获了订单,提升了效益。”宜味农佳公司负责人郑建华说。

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品牌、科技是不二法宝。宜昌大力推进“品牌+科技”双轮驱动策施,锻造出宜昌民企打开国际市场大门的“金钥匙”。

其中,安琪集团联合萧氏茶业等多家民营茶企打造“中国茶•安琪系”国际公共品牌,在非洲市场统一使用“Yichang Tea”标识,使产品溢价率提升15%,出口非洲茶叶订单增长300%;帮助13家中小茶企建立HACCP质量管理体系,推动产品通过欧盟标准认证,广交会上宜昌茶叶与37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达成合作意向。

如何长远合作?搭平台、新机制、行共赢

“‘国企带民企’既要下好当下棋,更要走好长远路,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宜昌外贸绵绵不绝的动力。”宜昌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为此,宜昌市商务局在夯实“国企带民企”长远之基上做足功夫。

平台赋能,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宜昌市商务局依托产投集团,打造“宜荆荆”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集成商务咨询、物流通关、金融保险等23项功能,及时满足民企市场对接、订单孵化、出口报关咨询、账款结算等各类需求,帮助民企实现“足不出户、买卖全球”。平台建成后,产品出口时效提升了35%,出口退税周期缩短至1.2天。今年1-5月,平台累计服务中小企业超过251家,推动农产品出口额增长147.8%。

机制创新,激发携手拓市场新动能。宜昌市商务局建立“一国一策”市场开发机制和“前店后仓”展销模式,打造海外展会、跨境电商、海外社交媒体矩阵,全面降低民企海外市场开拓成本和风险。其中,在拉美市场,通过安琪集团网络,增进与墨西哥当地华人商超合作,使洪都拉斯客户订单响应周期缩短至72个小时;推动秭归屈姑一季度对墨西哥出口黄桃罐头同比增长200%,合作规模预计突破1100万元。

风险共担,构建海外维权网络。宜昌市商务局联合中信保建立“事前预警-事中处置-事后补偿”全流程风控体系,创新“政企银保”四位一体风险防控模式,帮助企业系统性避开国际物流常见雷区及法律风险。

“国民”融合、“数智”赋能,宜昌不断延展全球贸易产业链价值链,“国企有实力、民企有活力、政府有推力”的出海共同体加速形成。1-5月,该市完成外贸进出口211.2亿元,同比增长13.2%;预计全年“国企带民企”可带动新增进出口额超10亿元。(张之、姚定安、龚辉)